您当前的位置: 贵州新闻在线 > 国内 > 正文

造车,硬件不再是核心?

发布日期:2020-12-10

受疫情影响,今年汽车市场一度略显低迷。数据统计,1-10月我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为1549.5万量,同比下降9.9。与此情况相反的是,以理想、小鹏、蔚来为首的造车新势力却在车市寒冬中实现了同比/环比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增长。

image.png

理想ONE11月交付4,646辆,连续三个月刷新单月交付量记录,环比10月增长25.8;小鹏汽车2020年11月交付4,224台,同比增长342,创2020年新高;蔚来三季度整体营收达45.26亿元,同比增长146.4, ES6连续13个月蝉联纯电SUV销量冠军。 

很明显,头部的几家造车新势力正在开始新一轮的高增长扩张。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硬件+软件+能源”,从改变传统硬件定义汽车开始

如果不特指某一个品牌,而是看造车新势力这个群体,他们的存在和如今获得的成绩其实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在汽车行业亟待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造车新势力带着自己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走来。他们最终交付给客户的不再仅仅是一台可以跑的车。

image.png

从最早的出行工具转变成一个可移动、可远程操控的智能空间,智能座舱带给人们更个性化和安全的驾乘体验。以蔚来推出BAAS服务为代表的能源资产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动力电池可租、可买、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商业模式,让能源与车辆更高效低成本的匹配在一起。

自此,汽车从单一硬件集合,变为“硬件+软件+能源”的模式,而这种转变也意味产业价值链的重塑,硬件不再是唯一中心。据摩根士丹利研究中心的数据,到2020年,车辆的硬件价值占车身本来价格比例仅为40,软件占40,车辆提供的内容价值占20。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同样印证了“软件-硬件-能源”的专业化分工模式,例如“蔚来-江淮-宁德”、“小鹏-海马-宁德”等,上游从服务出发进行整车设计,下游则专注于硬件制造、能源匹配。

image.png

此趋势下,是谁在改变商用车?

类似的事情也正在商用车领域发生,如果说以蔚来、理想为首的造车新势力用互联网思维、智能网联技术为传统汽车行业赋能,成为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向“硬件+软件+能源”的主要推动力,那么以G7为代表的物联网科技公司则是以AI+IoT为抓手,助力传统商用车领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从目前G7在商用车领域做的一系列动作来看,“硬件+软件+能源”的模式在商用车市场已经初具雏形。2018年推出G7数字货舱;联合普洛斯和蔚来资本共同创建嬴彻科技,目标2021年量产L3级别自动驾驶卡车;发布资产管理平台。前者是传统挂车装备的数字化进化,后者是对智能装备进行系统性的管理。除此之外,前不久嬴彻科技宣布获得宁德时代领投的1.2亿美元融资,二者继续围绕“自动驾驶+绿色能源+资产运营”的共同愿景发力。

image.png

这里需要格外注意一点,虽然表面上商用车与乘用车的模式异曲同工,但本质上讲,二者有着明显区别。商用车有着乘用车完全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对于乘用车而言,聚焦于“人”,一切为了提升车主的用车体验;然而对于商用车来说,“降本增效”永远是核心命题,解决物流行业里每一处场景中存在的“痛点”是技术的归宿。

拿G7举例,2018年G7开始尝试去改变装备本身,推出G7数字货舱。通过将物联网、AI等前沿技术与传统挂车相融合,实现挂车智能化升级,目前G7数字货舱已经实现15大IoT能力,包括AI量方、载重、震动监控、温度控制、防侧翻预警等,每一个功能点都在解决一个行业痛点,改变着物流企业乃至物流行业的粗犷的管理方式。例如AI量方则彻底改变了传统货运人工测量装载量的方式,避免不准确性和滞后性,并大幅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装载效率。

image.png

与此同时,在长期运营中,G7发现仅仅靠数字货舱这个硬件还不够,还需要有相应的数字化管理方式升级相结合提升管理效率,也就是智能的资产管理平台,实现一个App可以管所有。在这一套软件系统内,可以获取所有关于车队的实时数据。在数据0输入的基础上,能在资产效益、资产监控、资产维护三个维度,用硬件+软件的方式帮助车队的资产管理进入数字化时代,让信息流通速度和经营效率变得更高。

从一款装备到一个综合的资产管理平台,从管一辆车,到管一整个车队,G7用装备+软件的方式将资产和服务结合起来,直接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服务,让其在装备上可以直接“拿来主义”,管理的事情交给平台本身。

image.png

能源方面,伴随宁德的加入,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嬴彻科技未来也会在重卡相关的各个场景中进一步探索新能源的机会。未来商用车一定会走向绿色能源的道路,届时电池也将成为最大的成本,像蔚来的换电技术允许“车电分离”,这种技术的优势无疑也给有着资产运营色彩的嬴彻带来利好。尤其对于货运领域,能源需求极具规律,固定线路的运输、固定的能源需求地点,能源与车辆的匹配要比乘用车难度更低。 

对于商用车这种制造业来说,典型的特点便是高产值、低利润,然而在融合了软件、能源,甚至结合乘用车的全链条服务后,所带来的市场规模和商业价值将超乎想象。所以,未来在商用车领域可以获得高盈利/高发展的企业,一定是在“硬件”之外,在软件、服务、能源有所作为,并借此构筑自己的行业竞争壁垒。